在线咨询0379-67399999

国产装备何以不用?

发布时间:2006-11-22 16:41:28
免费获取报价 0379-6739 9999

国产装备何以不用这个问题,我思索了很久,也苦恼了很久,因为这是一个关系到国家经济战略安全问题。我注意到这样一个数字,近三年来,国家花了10亿美元进口国外的仪器仪表,而进口这些仪器仪表的用户,主要是中石化、中石油、中海油等一些大型石油、化工、钢铁、电力企业。这10亿美元,对于美国来说,可以忽略不计;但对于我们的大型企业用户来说,却是一块“心病”。高兴了,人家就卖给你;不高兴了,人家就封锁你。一旦出现这种情况,我们的大型企业就会因为受制于人而不能正常生产。以自控装置为例,总的来看,中低档的,国产装备已经占了主导地位;仍然是进口装备一统天下。之所以如此,不是因为我们做不到,而是用户特别是大型企业用户不给我们机会。有人说,假如国产的比进口的更好,我愿意用国产的———这显然是唱高调,你根本不用国产的,国产的怎么能比进口的做得更好?换句话说,只有用国产的,国产的才能比进口的做得更好。说来说去是“鸡生蛋”还是“蛋生鸡”的关系问题。说到国产的和进口的区别,肯定是有一些的,说到底,我们的大型企业用户必须承担起使用国产装备的责任来。

一种文化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发展。我1996年去韩国,发现在韩国的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“身土不二”这四个字,在火柴盒等一些小的物件上,也可以看到这样的字眼。所谓“身土不二”,就是说在自己的身体和自己的国家之间,没有别的选择。所以韩国人形成了以用国货为荣的风气:谁买了进口的,很没面子;谁买了国产的,很光荣。现在在韩国的马路上,很少能看到外国车———不是买不起,而是以开国产车为荣。在亚洲,较早只有日本和中国有仪器仪表行业;韩国的起步较晚,但发展很快,也是这个道理。

受访者W先生:

合资的时代已经过去,国产装备正在受到冲击。以分析仪器为例,市场90%被国外垄断。这个行业到底要还是不要?很多人都在思考这个问题。像中国这样的大国,不能没有自己的仪器仪表工业,不能完全依赖进口。在线仪表非常关键,人家用一个软件,就可能把你的数据全部调走———这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安全。国家应该大力提倡使用国货,限制进口。既然外国对我们的出口有这样那样的技术壁垒,我们当然也应该对大量的、盲目的进口有个限制。特别是不能一说国产仪器仪表,就是稳定性差、可靠性差。

事实上,改革开放近30年来,国内的仪器仪表企业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方面,是下了功夫的,是交了学费的;在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方面,也是有了长足进步。这就像大家都知道的“吃馒头”故事,不能因为现在还没有“吃饱”,就认为已经吃过的馒头都白吃了,而掉过头去改吃“洋面包”。所以,在使用国产仪器仪表上,确实有个政策导向的问题。不能因为有差距,就不使用包括分析仪器在内的国产精密仪器。国产的仪器仪表是不怕“折腾”的,越“折腾”越能提高产品质量。

现状一:能用而不用

受访者X先生:

用户能用国产装备而不用的表现是多方面的,可以概括为三个“为什么”。

,为什么当分母的总是“我”?无论是对加快装备制造业来说,还是对自主创新而言,自控系统和高精度的仪器仪表的重要性都是显而易见的。这是因为现代工业核心技术的一个显著特点,是主设备的核心技术和测控设备的核心技术相结合。而在投资比例上,测控设备与主设备相比较,占的值不大。一般而论,测控设备在石化行业的投资比例占15%,在电力行业占5%,在钢铁行业占2%。总的来看,价格占的比例比较低,这就很容易被使用部门所忽视。因为现在是纯粹按价值数量考核国产化的,在一个项目中,国产设备的投资额达到了75%就国产化了。这种按百分比考核国产化的方法,很容易让国产的仪器仪表当了分母,用户很容易在经济上算清这笔账。例如,500万吨炼油装置,有反应罐、泵和阀,这些设备价格占的比例很高,很容易凑到投资总额的75%———我们很多项目的国产化,就是这样“凑”出来的。

“凑”的结果,就是让国产的仪器仪表当了分母。近期有一家上市公司,投资的石化项目国产化率达到了90%,购买的仍然是进口的仪器仪表。

第二,为什么哪壶不开提哪壶?主机国产化通常包括系统成套加上软件平台两个部分,而仪器仪表设备和信息化技术的高度结合,意味着某种仪器仪表如果不能满足用户需求的时候,加个控制软件就可以了。这已经成为国外惯例,例如日本人就是这么做的。但在我们中国却行不通,用户偏偏哪壶不开提哪壶。

第三,为什么国企不亲民营亲?国产的仪器仪表市场进入之难,是非常典型的,可以用“舅舅不疼,姥姥不爱”来形容。特别是像中石化、中石油、中海油等这样一些大型企业,更是很难进入,可以说是难于上青天。相比之下,民营企业反而比较容易进入。这种对国产的仪器仪表“国企不亲民营亲”的情况说明,国产装备和民用产品不同。换句话说,让老百姓掏钱买的民用产品很容易实现国产化;而让一些大型企业购买国产装备需要银行贷款,需要国家掏钱,反而增加了难度,因为这些大型企业可以不计成本。一些民营企业之所以愿意购买国产的仪器仪表,是因为这些民营企业多多少少总还考虑到了成本问题,节约一点儿是一点儿。

总而言之,用户特别是一些大型企业用户能用国产装备而不用,关键在于体制。因为你很难说,像中石化、中石油、中海油这些大型企业不清楚使用国产装备的重要性;你可以说,这些大型企业非常清楚使用国产装备的重要性。然而,知道使用国产装备的重要性是一回事儿,愿意购买国产装备是另外一回事儿。

受访者B先生:

过去在石油、化工等行业都用国产的分析仪器,现在都用进口的了。一个化工企业,过去就要用几十台、上百台的国产分析仪器,现在的情况是,国产分析仪器只能“拼缝”了。

什么叫“拼缝”?用圈内的人话说,也叫“填缝”。就好像垒墙时,用不了一块整砖用半块砖———招标80台,国产的分析仪器“拼缝”只能“拼”个四五台,这还得是在企业和用户关系好的情况下。关系不好,连“拼缝”都“拼”不成,因为招标“招”的全是进口仪器。

此外,世界银行有些专项贷款,限制用户只能买进口仪器,不能买国产仪器。

再有就是外企向科研单位赠送进口仪器。一些大专院校,前几年还买国产的分析仪器,现在“211工程”一上,学校为了上档次,都买进口的了。

让人触目惊心的是一些国家部委的科研院所,因为特别有钱,一到年底就突击花钱买进口仪器。例如某部的药监所,所有的仪器都是进口的,连通风柜都是进口的。

讲一句不好听的话,在仪器仪表这个行业里已经形成这样一种风气:有钱的抢着买进口仪器,没钱的等着买进口仪器。实验室用的恒温水浴,进口的4万多元,国产的1万多元,但用户宁肯买进口的,不买国产的。去年搞地表水监测,就连PH计这种很简单的测量仪器,用户选型也要选进口的。

现状二:想用而不敢用

受访者H先生:

家用电器崇洋媚外的时代已经过去了,但在仪器仪表这个行业,截止到目前,国家对提倡使用国产装备还没有出台相关的细则。在这种情况下,一些高端用户所担忧的问题势必让我们感到为难。

例如有的用户表示,我已经买了很好的很贵的进口自控装置了,用得不好出了问题跟我没关系,别人也不会追究我的责任;相反,如果我买的是国产的自控装置,用得好了没有人理会,万一用得不好出了问题,别人就立刻会质问为什么不买进口的而买国产的?而一旦追究个人责任,轻则丢掉乌纱帽,重则还有可能被抓起来蹲监狱。有的用户私下里表示,我也知道国产的自控装置很好,大的自控装置我也想用国产的,但是谁来帮我挑这个担子呢?为了振兴装备制造业,我可以使用国产装备,也可能就此掉乌纱,我冒不起这个风险。

所以,在仪器仪表这个行业,使用国产装备一是没有动力,二是没有化解风险的政策机制,有后顾之忧,想用而不敢用,三是没有项目依托,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没有业绩。对能用而不用、想用而不敢用国产装备,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崇洋媚外。怎样让高端用户从想用国产装备转变为敢用国产装备?对于这样的问题,显然靠一家企业之力是不能解决的。

受访者Y先生:

讲一个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发生后紧急调运国产监测仪器的故事。

2005年11月13日,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事故,松花江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。北分瑞利集团公司在周一的下午接到国家环保局通知,紧急调试5台监测仪器,担负松花江水污染的分段监测工作。北分瑞利立即全力以赴调试仪器,但后来却没信儿了,据说是用户对国产仪器“不考虑”,想用日本某公司的进口仪器。谁知,这家日本公司不知何故,面对这样的突发事件却不能满足用户的要求。于是,到了周五上午又有新消息了:紧急调运北分瑞利调试好的5台SP-3420气相色谱仪到松花江监测现场。

这个故事讲述了这样一个事实:仅仅在一周之内,国产仪器就经历了一个“用—不用—用”的过程。而结果是,在接下来的半个多月,国产的监测仪器在松花江和黑龙江流域多个断面的多个监测点,圆满地完成了监测任务。国产仪器性能稳定,操作简便,数据准确,国产仪器的检测水准,检测的各项技术指标,检测的灵敏度,一点也不比进口仪器差。

Leave a message

在线留言

免费提供设备报价、方案设计等服务,欢迎您随时咨询我们将第一时间给予回复!

我们会对您的个人隐私信息保密,请您放心!

0379-67399999

免费询价

服务热线 0379-6739 9999

获取参数表 领取优惠报价 预约实地考察 免费量身定制方案